原标题:老屋复活村庄重生7月2日清晨,一到浙江松阳县三都乡杨家堂村,记忆就被眼前的景象勾回儿时。
村口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与树下一座土坯小屋相互映衬。 沿着石头砌成的小路顺势而下,可以走进村子的核心。
整个村庄顺着山势建起“阶梯式”民居,层层叠叠错落有致。 “一到周末和节假日,游客把村道挤得水泄不通。 ”三都乡党委副书记张旭军告诉记者,几年前,村里一位90后小伙把日常生活场景拍成短视频在网上发布,吸引了一大拨客人。
保持游客常来不断的秘诀,不光是网络上的流量,村子也培育着内生的能量。
杨家堂村的房子是典型的徽派和闽派建筑的综合体,马头墙和土坯墙相互交融。
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,老房子的用水、供水等设施显得滞后,村民也陆续搬迁出去,杨家堂村逐渐变成了一个空心村。 2014年,杨家堂村走上古村落保护利用之路,通过实施省级美丽宜居项目、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等,村落整体风貌修复全面推进。 2016年,松阳县成立“名城古村老屋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”,负责具体的保护工作。
这给杨家堂村恢复往日光景增加了不少信心。 老屋修复好了,村庄又活过来了!原来村子里只有六七十名留守老人,看到村里条件改善,年轻人陆续回村。 不仅如此,村里独特的风貌也吸引了不少外来投资,如今杨家堂村有6家民宿,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。 此外,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农副产品的销售,每年也带来30余万元的增收。 “这里的房子很有层次,给人的感觉是原生态和古朴。
”来自上海的郑女士被村里静谧的环境所吸引,原本打算三天两晚的行程,她临时决定再多停留两天。
在她看来,这里是真正难得的古村落。 对于村子的发展定位,张旭军和同事们有着清醒的认识:“修复老屋,要的不是仿古,而是原生态呈现传统生活场景。
”因此,在对村落整体风貌修复的时候,他们特别注意修旧如旧,不做面子工程。 在民宿引进中,也注意与周边环境匹配,尽量不破坏村落原有的风貌。 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的发展,不少地区面临传统村落走向衰败的困境。
松阳县以保护古村落为契机,让杨家堂这样的空心村逐渐成为人们乡愁的寄托,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找到了一条满是生机的路径。
(责编:郭扬、戴谦)。